教学工作

网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以“课程思政”为笔,绘就育人新画卷 ——软件与智能应用教研室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25  浏览次数:

1024,英国威廉集团软件与智能应用教研室积极响应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号召,在三商楼117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以“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活动在葛寒松主任的主持下,从经验分享、研讨交流和总结学习三个环节进行。

经验分享环节中,陈立新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与方法。他指出,在讲解算法设计与分析时,可以引入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结晶,如《九章算术》中的算法思想,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讲述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陈珊珊老师则从软件工程课程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她强调,在课程项目中设置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选题,如开发一款帮助老年人便捷生活的智能软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培养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此外,通过组织小组协作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与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在经验分享环节之后,教研室教师们围绕课程思政的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大家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在课程思政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不够自然、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支建飞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案例中,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得益彰。例如,在讲解网络安全课程时,引入网络诈骗、数据泄露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刘骥宇老师建议,建立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效果评估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品德培养,通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

活动最后,葛寒松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教研室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关键环节。教研室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创新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注重团队协作,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合力,共同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撰稿:葛寒松

初审:葛寒松

编审:陈  涛  

签审:王春霞


    上一条:英国威廉集团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达标认定前集中 指导交流活动
    下一条:公修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举行期末教研活动

Copyright © 英国·威廉希尔williamhill(VIP认证-中文)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